溴蟲腈,英文名稱Chlorfenapyr,中文通用名蟲螨腈。是由美國氰胺公司開發成功的一種新型雜環類殺蟲、殺螨、殺線蟲劑。隨著國家高毒農藥替代政策的出臺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,作為的無公害農產品病蟲防治推薦農藥品種的代表,低毒高效的溴蟲腈的應用越來越廣泛。
名稱: 溴蟲腈
俗名: 除盡、蟲螨腈
CAS號: 122453-73-0
分子式: C15H11BrClF3N2O
分子量: 437.2
物理性狀: 白色結晶
產品特點:
蟲螨腈又叫溴蟲腈,屬芳基吡咯類化合物,對害蟲具有胃毒和一定的觸殺作用及內吸活性。對鉆蛀、刺吸式口器害蟲和害螨的防效優異,持效期中等,其殺蟲機理是阻斷線粒體的氧化磷酰化作用。產品為10%懸浮劑。
使用方法:
溴蟲腈有一定的殺卵作用,結合害蟲的預測預報工作,建議在害蟲的產孵高峰,或卵孵高峰噴霧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、甜菜夜蛾、畝用10%懸浮劑34-50毫升,對水40-50千克噴霧,藥效可維持15天左右。每個生長季節使用不宜超過2次。可與順式氯氰菊酯混用,或與氟鈴脲、高效氯氟氰菊酯輪用,可增強殺卵效果。
毒性:
對魚和蜜蜂毒性較高,使用時應注意防護。
作用機理
溴蟲腈是一種殺蟲劑前體,其本身對昆蟲無毒殺作用。昆蟲取食或接觸溴蟲腈后在昆蟲體內,溴蟲腈在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轉變為具體殺蟲活性化合物,其靶標是昆蟲體細胞中的線粒體。使細胞合成因缺少能量而停止生命功能,打藥后害蟲活動變弱,出現斑點,顏色發生變化,活動停止,昏迷,癱軟,最終導致死亡。